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政府办公室文件

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武口区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务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索引号 640202003/2023-00035 文号 石大政办发〔2022〕77号 生成日期 2022-12-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大武口区政府办 责任部门 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武口区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务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石大政办发〔2022〕77号


区直各部门、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驻地有关单位:

《大武口区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务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126

(此件公开发布)


大武口区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2021—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力办好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和社会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筑牢兜实民生底线,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根据国家《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石嘴山市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务专项规划(2021—2025年)和《大武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扩大适度普惠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发展多样化个性化公共服务,稳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底,不断满足多层次公共服务需求,努力增进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加快宜业宜居宜游宜学美丽大武口提供支撑保障。

二、发展目标

2025年,建立体系健全、服务优质、城乡一体、普惠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务实现提质扩容,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显著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完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标准化理念融入政府治理,标准化手段得到普及应用,以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

普惠性公共服务不断提质扩容。普惠性公共服务持续扩大供给,覆盖领域更加广泛,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获取方式更加便捷,服务价格更可承受,服务体验持续优化,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逐步构建起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等公共服务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服务支撑。

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成为有益补充。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服务需求,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供给规模逐步扩大,供给方式不断创新,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公共服务体验不断改善。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十四五时期,大武口区教育事业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方式,改善育人生态,提高教师素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突出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水平。积极打造学在大武口教育品牌,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大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力度,整体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立德树人,系统谋划,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1)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思政教育。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德育资源,加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思政学科建设,实施思政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思政课程体系,推进大中小学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有机衔接。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德智体美劳学科融合的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学风学术、法律法规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通过系统的师德培训和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2.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1)加强学前教育办学能力。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工程,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完善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在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设、镇、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解决好新建、改建、购置幼儿园建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力度,有效增加普惠性学前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十四五期间,全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提高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可及性,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阳光工程,推动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等发展示范区,进一步提高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深入实施教育惠民计划,建立解决相对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提升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水平,逐步解决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主动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突出技能教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职业学校和龙头企业联合建设一批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创建产教融合示范城市。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4)重视保障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行动计划,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和培养质量。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拓宽高中阶段特殊教育专业设置,为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提供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免费教育。加强残疾学生教育康复研究中心及实训基地的条件建设和功能提升,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大力推进融合教育,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和康复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5)提质升级高等教育。加强校融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合作长效机制,深化双导师制”“订单培养等合作项目,增强高校服务地方能力,推进高校提质升级。支持宁夏理工学院加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快培养适应大武口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开放办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力争在硕士学位专业授权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宁夏理工学院建为宁夏理工大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提升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积极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院、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和产业学院等。推动宁夏闽江职业技术大学、宁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建设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6)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加强民办教育机构党的建设,完善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民办学校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引导和监管,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提升民办学校内涵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按照扶需促优的原则,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和差别化管理,鼓励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重点扶持建设质量较高、符合本地产业转型和人民需要的民办学校。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7)发展学校体育事业,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向建成城乡一体、区域协同、网络健全、便民科学的目标发展,以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践行体育+融合发展模式。深化体教融合,不断增强青少年体育强身健体意识,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能素质,确保青少年每天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深化校园足球改革,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加强校园联赛建设,通过以赛代练提升青少年足球水平,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的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深度挖掘区位优势、自然环境条件等,推动现代体育服务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高水平训练、大中型赛事承接能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

3.创新驱动,统筹设计,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1)切实提升高质量教育体系财政保障能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严格落实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探索建立以教育发展基金会为主体的社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健全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财政局

2)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攻坚克难。针对全区教育存在的问题设立开放课题,开展科学研究,为区政府做好教育改革顶层设计、体制创新、制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为各类教育机构提升校园治理水平、改革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植入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供智力支持。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系统研究,做好科学决策,实施有序推进,确保落实有效。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3.)落实教育管、办、评分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遵循教育规律,处理好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和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依据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精准、有序、定向赋权。大力精简、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有效排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加强内部治理,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制定学校章程,强化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意识,完善决策机制、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学校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建立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联系制度,及时听取社会有关人士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提高教育开放水平,政府、学校、社会三方联动,整体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4)完善教育督导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常态化和专项化相结合的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加强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重点督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情况、教育评价实施情况、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等逐步建立由政府、学校、社会参与的教育监测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办学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对学校重要事项的知情权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育发展动态监测数据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学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及教学督导相结合的学校教育评价监管机制、配套问责机制和奖惩机制,为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保驾护航。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5)加强制度化、体系化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校长培养培训机制、教师岗位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育人能力。继续推进大武口区教育三名工程,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教育教学人才。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引领计划,以骨干教师为龙头,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强化国培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落实,优先安排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计划采取研训一体,以研促训,以训促研的培训模式,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制定培养培训方案,推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有机衔接,整体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6)推动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发展。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教育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实现教育现代化。开展教育信息化达标区创建活动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应用,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打造互联网+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师资管理能力,缓解优质教师资源的供需矛盾。升级改造全大中小学、幼儿园网络设备,提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使用效果,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改善乡村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供给,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校际、市际、省际学校对口支援,推动教育发达的省市优质学校与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让学生享受到更多的名师资源和高质量教育成果。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二)科学构建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四五时期,以健康大武口建设为引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实施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1.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1)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争取疾病中心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成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构建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教,提高群众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2)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慢性病、职业病、精神疾病综合防控,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突出尘肺病防治。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建设成果,完善慢性病患者管理信息平台。加强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救治救助管理和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实施学生近视、肥胖、龋齿等常见病综合干预。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教体局

3)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全面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控机制建设,落实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监测机制。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实施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强化鼠疫等甲类传染病监测。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性病等重点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4)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确保不低于国家标准。不断丰富和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对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实施有效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5)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带动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责任单位: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推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建设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牵引,统筹配置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整合医疗资源,加强城市医联体建设,推进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切实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2)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强化血液质量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3)提高重点人群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免费实施出生缺陷防治项目,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孕产妇及儿童保健管理,向孕产妇免费提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使老年人在基层能够获得可负担的基本药物,进一步推进疾病应急救助工作。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民政局、妇联

3.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1)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支持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全面建成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配合落实中医诊所备案制度,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机构。筑牢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阵地,探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医馆建设。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2)提升中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完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提升优势(重点)专科服务能力,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充分利用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资源,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不断优化常见病种、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方案,推广一批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展以健康养老、养生保健、慢病康复等业态为重点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4.完善全民医保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等社会捐助、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全面落实资助重点救助对象参保缴费政策,建立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做好各类人群参保和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责任单位:区医保局

5.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重视医疗卫生人才教育培训。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强化标准、打牢基础、创新发展、医教协同,加快建成适应行业特点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落实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培养培训制度,强化面向全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严格专业技术人员准入,加强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卫生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大生殖健康咨询师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完善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深化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人社局

2)创新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以城市医联体为单位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培养,提升基层医院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结合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引导医联体内优秀专家下沉基层开展传、帮、带工作,提高基层医院专业技术水平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能力,通过双向流动促进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业务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有效帮带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提升。争取成立区疾控中心,建立基层疾控队伍。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委编办

6.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

1)推行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完善区域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大数据、移动医疗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绩效和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疾病管理、居民健康管理等网络业务,推广预约诊疗、线上支付、在线随访、健康咨询和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等服务。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2)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三)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创业政策

十四五时期,全面落实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全体劳动就业者创造必要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环境,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充分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1)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基层成长计划,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脱贫劳动力等就业援助,稳定现有就业、积极扩展新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落实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的给予税收优惠。严格执行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公益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推动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制度,加大就业保障资金投入,完善资金使用办法,满足落实政策和就业服务实际需要。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财政局、税务局

2)推动就业总量增长。不断强化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推进工业提质增效促就业,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支持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就业空间,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科技金融、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充分发挥经济转型和重大项目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推动就业总量增长、促进社会充分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园区间、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创业者的经营水平。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工信商务局、区发改局、区文旅广电局

2.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1)积极开展多元化公共就业服务。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实施无差别的常住地失业登记,保障符合条件的非大武口区户籍常住人员与大武口区户籍人员享受同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岗位信息收集发布,逐步实现用工信息与求职信息的在线发布。建立登记失业人员定期联系和分级分类服务,开展不定期跟踪调查服务,定期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服务政策推介等服务和指导。拓宽线上、线下招聘渠道,开展直播带岗等一系列特色人力资源服务活动,努力打造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高校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选工作、企业不出园区就能招工人的高效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2)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的高效便捷。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完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指导性标准,全面梳理就业创业政策和服务项目,形成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公开发布。全面开展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业务协同,实行就业创业政策受理、审核、实施一体化办理。加强信息互通,推行网上申报、联网核查、结果反馈和待遇查询,进一步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便民行动,简化优化服务流程,便利申办对象享受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3)深入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接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与促进就业整合度,实施重点群体职业培训专项行动,全面开展企业职工新型学徒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推进创业创新培训。紧扣互联网时代市场需求,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在电子商务、大数据和服务外包与呼叫产业、物流仓储、家庭服务业等行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4)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和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帮扶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见习重点推进行动和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抓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就业服务进园区活动。加强引导返乡就业创业力度,鼓励有返乡创业意愿和条件的在外务工劳动力返乡创业,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引导返乡创业向特色化、乡土化的优势领域发展,全力提升返乡创业质量和成功率;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创办乡村就业车间,吸纳乡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线、稳就业、保生活的功能,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且符合条件的,通过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对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充分挖掘新就业形态,支持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充分关注特殊群体的就业形势,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残疾人就业、自谋职业,全方位扶持残疾人创业,鼓励各用人单位按相关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深入推进退伍军人自谋职业,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制度。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农水局、区残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3.全面推进促进创业服务

1)持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开展创业大赛、妇女创业服务指导沙龙、创业政策进高校、创业服务提升等系列创业服务活动。加强创业导师培训培养力度,加大全优秀创业项目、创业园区评选奖励力度,完善创业专家指导团、创业项目库建设,为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项目推荐、风险评估、市场分析、企业管理等创业服务,增强创业者满意度。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2)持续加强创业载体建设。依托双创示范基地、宁夏理工学院双创示范基地等国家、自治区级双创示范基地,整合全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双创示范基地等创载体服务资源,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新载体,提升全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功能、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创业创新载体培育创业创新实体提速发展的能力。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发改局

4.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1)全面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健全完善劳动关系构建工作机制,改进和完善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提升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协商作用,维护中小微企业、新业态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扎实推进宁夏劳动关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完善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提升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的科学分析水平和监测水平。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加强调解、仲裁与诉讼的有效衔接,多方位、多举措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合作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工信商务局

(四)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十四五时期,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基本社会服务制度,拓展、深化、提升基本社会服务对基本民生、基本权益的保障功能,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物质帮助,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平等参与社会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1.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标

1)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挖掘新增扩面资源,促进实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实际人群全覆盖,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2)提升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以社会保障卡(含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以下简称社保卡)为服务载体,积极落实宁夏社保经办服务统一规范要求,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高效协同。积极推行容缺经办和综合一体化服务,拓展经办渠道,提升社保经办精确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2.推动社会救助有效提升

1)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查质量,全面落实低保申请刚性支出扣减政策,分档或根据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与低保标准的实际差额发放低保金。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获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人员)等特定对象,可通过提档或增发一定数额的救助金予以保障。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依申请参照单人户政策纳入低保。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2)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人员,给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开展特困人员供养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逐步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逐步提升供养能力。鼓励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力量为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服务。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3)高效做好临时救助工作。加强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对遭遇突发性、偶然性、灾难性事件的困难家庭,适时启动紧急救助程序。逐步扩大临时救助保障范畴,建立临时救助主动发现报告机制,健全快速响应、个案评估、协同会商、精准施救的综合救助机制。采取跟进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方式,增强救助时效性和可及性。推动在乡镇(街道)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加强临时救助与其他救助制度、慈善帮扶的衔接,形成救助合力。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4)建立多层次救助体系。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强部门间制度衔接,健全完善专项救助制度,综合实施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灾害等专项救助工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残联、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3.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1)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立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养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市场培育、评估监督等重大问题。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和需求评估体系,加强评估结果应用逐步实现评估结果与扶持政策挂钩。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制度,优先保障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确保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人员应收尽收。落实属地责任,完善留守、空巢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推动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内容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可持续的养老服务。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2)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深化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整合资源,线上线下高效对接,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急、助行、助购、助乐、助聊、助学十助服务和康养护理、日间托老、短期托养、老年教育等规模化、专业化服务,满足老年人个性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家庭照护床位,由养老机构运营家庭照护床位并提供服务,推动养老机构进家庭和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短托临托、医疗保健及体验式服务,打造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体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3)全面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落实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与住宅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要求,配建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充分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社会闲置资源,采取购置、置换、新建和租赁等方式,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老饭桌,支持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进一步满足城乡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着力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效率,采取公建民营、打包委托、社区管理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老饭桌等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和作用。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道办事处

4)深入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康复中心、老年病科,增设老年护理床位;重点加大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养护院项目建设,支持养老机构改善设施条件和配置康复、护理、医疗等专业设备。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康复中心,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开展合作,建立康复护理、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双向绿色通道,联合打造预防、医疗、康复、养老高度融合的医养服务网络。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4.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均等化专业化儿童福利保护制度。健全孤儿养育津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上涨同步增长机制,适度拓展保障范围。采取亲属抚养、家庭寄养、机构养育和依法收养等方式,拓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安置渠道。规范收养登记管理工作,全面实施收养评估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推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完善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关爱保护机制。建立完善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儿童个案发现报告和儿童个案会商等制度。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2)加强残疾预防康复工作。贯彻落实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有关政策法规,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新建的残疾人康复中心职能作用,积极为残疾人康复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着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以惠残民生工程工作为重点,抓好各项惠残政策的贯彻落实。大力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邻里守望等群众性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扶贫解困、生活照料、支教(扶残)助学等志愿服务。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适时提高补贴标准,建立补贴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

责任单位:区残联、区民政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3)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婚姻家庭财产、参与社会事务等权力和机会。建立城乡生育补贴制度,增强妇女生育保障能力,提升生育水平。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缩小妇女发展的城乡、区域、群体差距。加强特殊困难妇女群体民生保障,建立健全贫困妇女、残疾妇女、留守妇女等困难妇女关爱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区妇联、区民政局、星海镇、各街道办事处

4)提升婚姻殡葬管理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婚姻服务,优化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增加指纹验证、人脸识别、自助一体化、电子化档案管理等设施设备,开展婚姻登记预约和材料预审,实现婚姻登记数字化。完善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提升部门间信息共享的质量和水平。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加强婚姻登记场所文化建设,设置婚俗文化墙、婚俗文化廊、婚姻文化展厅、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基地等,倡导婚俗新风。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制定殡葬惠民政策,为城乡特困人员提供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存放等惠民服务。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完善生态安葬奖补制度,结合实际实施节地生态公益性安葬(放)设施项目。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

牢固树立人才强、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引进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四个有利于探索多改联动、综合集成的改革路径,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的整体红利,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1.树立产业链思维建设各类人才队伍

1)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树立产业链思维,坚持需求导向,突出高精尖缺,聚焦全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同步谋划,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家费及工作补助等政策,着力引进一批有水平、有能力、有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责任单位:区人才办

2)实施智力人才汇集计划。把柔性引才引智作为聚才用才的重要方式,建立柔性引才评价激励办法,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等柔性引才载体,通过项目合作、客座教授、周末工程师等多种形式,大力汇聚高端人才智力资源,推动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

责任单位:区人才办

3)实施在外人才回引计划。提升在外人才回引的环境吸引力,激发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热情,鼓励在外人才返乡建设。健全大武口籍高校学生数据库,跟踪做好回乡就业创业引导和需求对接工作。探索建立全日制博士、硕士双一流本科生预引进生活补贴制度。

责任单位:区人才办

2.贯彻分类别培养理念助力人才发展

1)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围绕产业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保障,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基于行业特点、岗位类别、业务需求、培训定位等建设分层分类、有针对性、有实际价值和效果的培训体系,让各类人才有平台有所为有贡献,提升人才的稳定性。

责任单位:区人才办、区人社局

2)加大核心人才的培养开发。深入开展人才盘点,完善行业领军人才、优秀拔尖人才、青年后备人才、年轻储备人才4个名单,紧缺专业、紧缺人才2个目录,关键岗位专业人才继任、高潜质人才培养2个计划,对各领域的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实行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的多元化、多维度、多方式的培训,实现关键岗位、核心人才的素质跃升和培养接续。

责任单位:区人才办

3)实施重点领域人才培育工程。深入推进产业人才助力工程、技能人才支撑工程、社会事业人才保障工程、文化旅游人才培育工程、乡村振兴人才助力工程等重点领域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提高重点领域本土人才供给保障能力。

责任单位:区人才办

3.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才获得感

1)提升人才政策知晓度。建立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多渠道多元化多维度宣传人才政策,持续扩大人才政策知晓度,全面营造人才服务氛围。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开展互联网+人才一站式服务,定期收集各类人才反馈的需求建议和意见,实现人才服务便捷、优质、高效。

责任单位:区人才办

2)完善人才激励办法。对经单位研究同意攻读(在职、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取得相应学位学历的,给予学费(按比例)报销激励。对选派到国内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大中型科技创新企业进行学习深造的,给予学习生活补助。加大对创新人才激励力度。允许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转让转化。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要素贡献评价体系和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允许科研人员到企业、高职院校、社会组织等兼职,获得相应薪酬。

责任单位:区人才办

3)完善引才配套政策。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盘活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闲置房产,对经认定的A-F类高层次人才及高校毕业生等,采取提供公租房保障、人才公寓、专家公寓、共有产权住房的形式保障。建立完善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市内优质学校倾斜制度,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上学后顾之忧。落实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健康体检等政策,提升人才医疗保健水平。

责任单位:区人才办

(六)高效落实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

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导向,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效益,不断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互促共进。

1.促进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1积极打造创业平台。着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创业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级创业平台。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优化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增加创业服务等措施,逐步建立政策扶持、服务保障、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工作机制,引导、激励和支持各类人员积极创业。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发改局

2激励各类人员就业创业。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鼓励、引导和扶持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返乡人员创业试点,鼓励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等返乡创业,引导返乡人员与精准扶贫项目有效对接,以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创业带动就业。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3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完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农水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残联

4有效提高劳动者技能。加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行业配合、学校参与、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格局。顺应产业优化升级趋势,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机制,着力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加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职业转换能力;加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增强专项技能和城市生存发展能力。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2.巩固提升转移性收入

1完善社会救助保险体系。加快建立以政府救济为主导、社会互助为补充,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救助工作。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健全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落实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积极发展护理保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医保局

2促进教育带动就业。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市场配合,建立教育就业再教育顺畅衔接的制度,拓宽一线劳动者的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教体局

3.稳步提高经营性收入

1)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增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重点发展香菇种植、葡萄、枸杞、优质瓜菜等现代农业促进优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地方性特色农产品,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引导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积极发展产地初加工,打造农产品加工第一车间,衔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餐饮、食品加工,引导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责任单位:区农水局、星海镇、各涉农街道办事处

2推进服务业扩规提质促增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引进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入融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引进培育心脑血管、老年康复、医疗美容等特色专科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构建康养+文旅模式,加快推进西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康养基地建设。提升商贸、特色餐饮、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培育发展现代金融、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等新业态。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扩大大武口凉皮品牌效益,打造一批标准化品牌化示范企业。

责任单位:区工信商务局、区发改局、区文旅广电局

3)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实施文旅提质增效行动,开展星海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程,推进北武当、华夏奇石山等景区联创5A级景区。依托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打造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黄河影视、文艺、戏曲振兴行动,大力发展文化市场,积极培育文化主体,支持文创设计、影视动漫、数字展馆、电竞赛事、网络直播等创意产业发展,推出一批融入黄河元素、涵盖工业文化、富有时代特色、传播力影响力强的精品力作。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4全力建设工业转型示范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统领,紧扣建设工业转型示范区目标,积极推进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三绿导向,深入实施结构、绿色、技术、智能四大改造行动,扎实做好调、转、控、引、培五篇文章,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数字、新医药、新食品六新产业,推动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责任单位:区工信商务局、区发改局

4.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

1鼓励创新带动致富。注重收入分配政策激励作用,拓展知识、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途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研人员分配体系,通过多重激励引导科研人员创造更多价值。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2盘活集体经济农村闲置资源。巩固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村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构架及运营机制;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振兴的能力。

责任单位:区农水局、各涉农街道办事处

(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落实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权益,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的权益。

1.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1)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提升。加强区图书馆、非遗展示基地、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提档升级已有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大型社区等人口密集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解决原有设施不足问题。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网络健全,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配置和更新必需的服务内容和设备。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2)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深入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实行定时、定点的图书流动常态化服务,根据需求优化服务群体和对象,合理调整服务站点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继续办好送戏下乡、广场文化演出活动。加大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艺术创作帮扶力度,加强民间文化艺术扶持力度。举办基层文化馆(站)人员业务技能培训、非遗项目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交流等活动,加强文化交流,推进全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3)强化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做好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功能,设置专用电子信息设备,便于提供数字文化服务。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为特殊人群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2.组织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

1)大力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石嘴山)大武口建设项目。立足集成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托明长城历史文化资源和长城沿线生态资源、特色产业、军事文化,建设和完善龙泉村、硒有田园、兴民村等长城遗迹沿线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深度开发历史探秘、文化体验、教育研学、生态休闲、户外运动等文化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以明长城文化为主题的文旅综合体。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2)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力提高展览展示水平,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活动,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石嘴山历史文化,挖掘出版面向不同读者群体的石嘴山历史文化丛书,全面展示石嘴山各种文化遗存。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3.构建文旅融合的公共文化新模式

1)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依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要求,基本建立起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更加丰富多样,精准供给水平显著提高,文化和旅游阵地覆盖率、文化资源利用率、文化服务普及率、社会力量参与率、人民群众满意率达到新的水平旅游景区功能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依托互联网技术,提升智能化服务,构建起现代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文化和旅游基础。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2)大力培育文旅产业新业态。文化+为核心,加强文化产业多向融合,积极探索发展文化+互联网”“文化+康养等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融合跨界发展,重点推动非遗成果产业化发展,支持培育具有发展前景、市场竞争力的非遗项目,依托博物馆等平台,提升文物转化文创产品水平,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加强媒体产业发展,引导企业重点推进直播、短视频制作、微电影、微纪录片等制作和开发其衍生品,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品牌,推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文化企业做优新业态,加快文旅旅游项目产业建设。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4.优化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

1)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鼓励和扶持艺术创作,催生一批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在全乃至自治区有较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带动和促进文艺创作的全面繁荣。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自治区、市各类文艺扶持及评选活动,扩大品牌活动的辐射面、影响力。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2)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充分发掘大武口独特的长城文化、工业文化,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打造书香城市,依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倡导市民每人每月读一本好书,形成市民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浓郁文化氛围。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3)推进人均藏书增长计划。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高藏书质量,注重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形成学科门类与数量合理、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比例适当、分布科学的全市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满足群众阅读需求提供基本保障。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电局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重要改革事项由委决定、整体工作进度由委掌握、政策实施及时向委报告。切实强化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总体协调,建立综合部门统筹调控、行业管理部门分工协作、财政有力保障、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综合协调机制。围绕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加强公共服务政策制定,建立健全决策与规划制定、政策执行与落实、监督与信息反馈等制度,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扎实推进计划实施,细化政策措施,促进各领域重点任务、保障工程和清单项目落实。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接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市相关部门的政策措施,做好行业发展规划、专项建设规划与行动计划的衔接,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安排,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严格监督问责。各部门要加强动态跟踪监测,组织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监测评价,把方案任务目标分解到年度计划中,自觉接受同级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问责机制,强化过程监督,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质量追溯制度,对学校、医院、福利机构、保障性住房等建筑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拓展公众参与路径和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标识码:6402020003      宁ICP备 2021001683号-1      主办单位: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952-5892889  宁公网安备640202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