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经济建设 > 乡村振兴
大武口区: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让乡村田园更美更优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6日 来源:大武口区融媒体中心
今年以来,大武口区以“工作落实年”活动为契机,以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发力点,兼顾抓好软硬环境建设,致力打造美丽乡村田园、文明家园、生活乐园,营造村美人和的生态宜居环境。
打造乡村田园
展现环境整治新作为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隆惠村、富民村、新民社区等6个自治区重点帮扶村(社区)和祥河村、隆惠村、枣香村、果园村、兴民村5个“中心村”建设,今年预计新建农村污水管网20公里、农村公路12公里,实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突出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开展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打造星海村等5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结合农村、工业园区环卫现状和需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对所有涉及区域环卫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进行核查。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整合各类资金,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积极对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资金实施大武口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全面实施乡村冬季清洁取暖工程,已实施集中供暖3993户,煤改电1659户,其余皆为清洁煤取暖,力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治理率目标分别达到85%、90%以上。
打造文明家园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指导辖区12个行政村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勾画移风易俗清晰“轮廓”,并及时在公示栏进行公示。截至目前,大武口区村规民约制定修订率达到100%,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各村持续完善红白理事会机制,纳入红白理事会成员5至10人,并加强对红白理事会成员的管理和培训教育。通过建立红白理事会组织机构图,推广“红事新办六提倡六反对”“白事简办八建议八提倡”经验做法,组织村民签订“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简办承诺书”,让红白事简办者有依据有底气。开展“致富能手”“最美庭院”“最美儿媳”“最美母亲”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争当乡风文明建设的传播者、爱护环境的先行者、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经济发展的实践者,形成了尊老敬老、团结乡邻、勤劳致富、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打造生活乐园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充分挖掘移民文化、工业文化、军事文化、非遗文化、长城文化、贺兰山文化,创新提出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开发出西线环山游“一线九点”,既龙泉村、碧草洲、贺东庄园、潮湖人家、北武当、八大庄、硒有田园等,持续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生态、体育、康养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举办凉皮节,邀请“三住宅”“刘红梅”等老字号凉皮商户参展,VR酿皮工艺流程体验,“大武口凉皮宴”让市民游客体验不同风味的大武口凉皮。同时,还推出了石嘴山“城市印记”展、“凉皮制作”话题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大武口凉皮品牌知名度。建设星海镇新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50平方米,满足星海镇新民社区和惠民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基本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紧扣城乡基层治理,围绕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群众关注的事项,将政务服务前移至家门口,做到“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深入开展惠民文化品牌活动“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群众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