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财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索引号 | 640202028/2025-00005 | 文号 | 生成日期 | 2025-01-20 |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大武口区财政局 | 责任部门 | 大武口区财政局 |
2024年,大武口区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扎实推进法治工作,依法履行财政职能。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财政法治建设。一是坚持党对财政法治工作的领导。通过推动落实主要负责人作为财政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要求,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财政法治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健全财政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坚持将财政法治建设摆在财政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做到法治建设与财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促进财政法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三是坚持学法制度,通过局党组会、干部理论学习会等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增强财政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二)依法全面履行财政职能。一是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全面梳理预算编制流程,完善预算编制细节,依法依规提高我区预算管理的系统化水平。二是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各类财政资金开展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对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开展预算执行、项目采购流程、履约验收、资金支付、信息公开、政府采购政策执行等情况监督检查,进一步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秩序。四是依法管理统筹财政资金,加大与税务部门和非税收入收缴部门的协调力度,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的调查和分析,定期分析财政收入征收情况和增减变化,积极挖掘收入潜力,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开展存量资金盘活,合理安排存量资金的使用,推动存量资金形成良性循环。五是依法优化支出结构。加快预算支出,压紧压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健全按月分析机制,全面梳理预算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努力打通预算执行中的堵点、痛点。保障“三保”支出,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做到可压尽压、应压尽压,压减腾出的资金,统筹用于“三保”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严格落实“三保”预算编制审查机制。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及时将保障基本民生等方面的中央直达资金(或参照中央直达资金)相关数据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跟踪资金支出进度和流向,确保中央有关直达资金政策及时见效,有效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科学、规范、高效。
(四)强化重大行政决策水平。一是严格规范决策程序。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和合法性审核工作机制,对财政政策、干部任用、资金分配等重要事项,坚持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发挥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1名法律顾问,充分发挥“顾在过程中,问在风险点”的关键作用。适时邀请该所律师对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法治讲座和法律指导,并及时帮助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对我局制定的制度办法等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法律审查意见,确保财政行政决定合法合规。
(五)加强法治意识宣传,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内宣与外宣相结合。注重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不断提升领导干部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水平。结合“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宣传法律知识,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对于法治政府建设作为综合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财政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二是法治队伍力量较薄弱,专业性法律人员配备不足;三是行政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执法经验不够丰富,对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四是对比国资国企面临的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核心功能和竞争力的要求,由于对企业法治建设指导力度不够,法治工作支撑服务重大改革创新、重要经营活动的作用仍显不足,国资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根据法治建设的工作要求,区财政局将继续围绕大武口区法治建设的工作要点,结合单位实际,做好法治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站位,切实增强财政法治工作的政治性。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法治教育培训,逐步提升财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重点围绕财政部门业务工作,优化完善财政预算安排、预算执行、预算支出、内部控制、财政监管等领域制度体系,不断提升风险隐患管控能力。
(二)加大法治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法律宣传覆盖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增强群众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形成崇尚法律、信奉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进一步做好法治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继续将法治建设的资金保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合理合规地安排法治建设的各项经费,助力昌都市法治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四)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工作。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制度,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程序。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节约政府采购资金,完善操作规程,确保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继续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公开工作。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树立法治意识、廉政意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采购人员业务水平。
(五)深入推进法治国企建设。指导区属国企深入贯彻落实公司法,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企业合规能力建设,提升依法合规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