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02日 来源: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12日在大武口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高重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6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大战役”为抓手,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十一五”开局良好。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2.5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30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094元,同比增长9.5%城镇登记失业率3.4%。人口自然增长率2.36‰

工业经济成效显著。全区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5.2%,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6%,成为支撑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深入开展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攻坚战役,强化对工业经济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帮助企业上项目、扩规模、抓技改、增效益,重点组织实施了科迈瓷业年产60万件卫生洁具、天地奔牛集团年产1.8万吨刮板输送机技改、金和化工公司年产3万吨干法氟化铝40个新建、续建和技改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较上年增长42%,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呈现出生产快速增长、效益大幅增加的良好态势。循环经济稳步发展狠抓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在赛马集团、金和化工公司等8家重点企业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国能新型建材年产2×8000万标块煤矸石制砖、赛马集团一期年产5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循环利用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年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增长10%开发区平台效应不断增强。国家发改委批准石嘴山经济开发区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其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投资0.82 亿元,建成了供排水管网、通讯信息传输网络、220kV变电所变电核心系统,完成了向阳路、自强路、欣盛路至世纪大道延伸工程,开发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展了工业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工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2个,实际到位资金10.1亿元。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同步进行,城市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实施了贺兰山路、胜利街等4市区道路工程,新建改造道路10.52公里,硬化人行道10.96平方米,安装路灯773盏,改造居民区巷道24完成投资6128万元。配合实施了大武口西环路、星光大道、世纪大道以及市区游艺街等10条街路的建设改造。投资750万元,完成了建设广场一期工程,使其成为我市第一个集商贸、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下沉式广场。按照“环湖而建,依水而居”的布局理念,拉开了新区建设序幕,宁夏理工学院迁建、新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已陆续开工,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启动了隆湖一站小城镇建设工程,完成了3.1万平方米商住楼以及供热、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完成了星海湖中域10平方公里的综合整治,建成了“星海人家”休闲度假区,提升了星海湖防洪蓄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实施了金西域广场、渌园二期整治等七大绿化美化工程,开展了以秋冬季绿化为主的“无冬闲”施工活动,全年共栽植树木133.7万株,种植草坪86万平方米、草花53万株。配合实施了中华奇石山、枫情水岸、火炬广场、、星海湖河道边坡整治等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8%,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3平方米被评为自治区级园林城区。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新建水冲公厕13座,维修人行道1.2万平方米,修补路面4900平方米,疏通下水管网44公里,配备了市政环卫车辆、果皮箱等设施,为实施垃圾收集系统改革奠定了基础。加强环卫清扫保洁,在街路清扫面积增至347.6万平方米的情况下,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全天候保洁。深入开展“清洁2006”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重点对城市出入口、商贸街区、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进行了综合治理,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卫生城区复查验收。城市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和执法大队,开展了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加大了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执法管理力度。配合开展了城市拆迁整治战役,先后实施了西环路、市行政中心、星海湖中域、石嘴山火车站、世纪大道等区域拆迁工程,共拆除房屋建筑面积24.18平方米,占地面积150多万平方米,为重点项目实施创造了条件。组织完成了15个片区16.8平方米旧城临时违章建筑拆迁任务,市容环境明显改观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五补一免”等惠农政策,及时兑现粮食、良种、化肥、农机具等涉农补贴资金157.1万元,协调支农小额贷款1.6亿元,有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资696万元,完成1.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6680亩农田示范方、43公里支斗渠砌护、254座“一池三改”农村沼气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新建了羊白公路等4条农村道路。农居条件明显改善。编制了全区村庄布局规划和4个村庄建设规划,新建农居305户、改造旧居821户。其中,隆湖“星海家园”新居建设,在解决失地农民住房的同时,配套建设了60座“四位一体”生态温室,成为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高度关注农村特殊人群的住房问题,完成了100户特困户和6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为四合院村受灾村民新建农居50户,保障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建枸杞示范基地2000亩、“上农下渔”生态示范园区2000,提高了盐碱地的集约利用率。按照“政府补贴、农民自建”的原则,补贴资金130.5万元,建成了261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有效预防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培育壮大生猪、特色小公鸡等养殖规模,家禽饲养量达111.6万只,家畜饲养量达8.04万头(只),以设施蔬菜和畜牧养殖为主的城郊型农业渐成规模。劳务经济成效显著。组建了隆湖统牌劳务中介公司和隆湖劳务产业协会,培养劳务经纪人56名,完成农民培训7600人次,输出劳动力1.4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121万元,劳务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全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3.1%商贸流通业不断壮大。美佳铭城、格林家具广场等一批商贸流通项目建成开业,华欣商场、浪潮酒店扩建及潮湖村综合市场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启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了2个邮政农资配送中心和12个邮政配送服务农家店,服务网络遍布全区所有村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新建商品住宅、经济适用房、营业房64.6平方米,完成投资5.6亿元,较上年增长14%,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加大北武当、星海湖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力度,全年境内旅游人数8.2万人次,旅游收入2100万元,较上年增长18.8%,旅游业成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金融保险信息中介、邮电通讯、社会服务等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1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通过自治区认证,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完成了区幼儿园异地建设和8所企业移交学校维修改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撤并了市南二学校、太西小学、宁冶小学,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收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共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免补助资金718万元。健全校级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机制,完成了区属学校73名正副校长的考核续聘工作。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组团参加了自治区第十二届全运会,举办了“月明星海湖”灯展焰火晚会、第七届广场艺术节、首届冰上运动会和第二届沙滩运动会,丰富了群众性文体活动,南沙海景区被命名为“宁夏全民健身活动基地”,隆湖开发区被自治区评为“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先进乡镇。加强文化经营场所管理,建立健全了互联网经营场所长效管理机制卫生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成了隆湖开发区和长兴办事处卫生计生综合服务楼,新建基层卫生服务站(室)16个。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依法取缔非法诊所20家。开展了计划生育“三无”街道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少生快富”工程,计划生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明显。大力开展“三步走”就业培训、“三进五送”等活动,培训各类人员8524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862人。加强劳动监察,成立了劳动者权益维护中心,受理劳动投诉和劳动仲裁案件160起,为800名劳动者追讨工资347.8万元。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城市低保分类管理,将5122723名失地农民纳入了城市低保范围,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346.3万元。大力实施社会救助行动计划,累计募集发放救助款物142.6万元。积极筹资157万元,解决了334名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的养老金问题。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临时工工资和社区居干生活补助费,落实了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待遇和荣誉津贴。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整合街道社区资源,撤销了太西街道办事处,将原来的60个社区居委会撤并整合为44个,圆满完成了第六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投资150万元,新建了鸣沙社区居委会阵地。广泛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工人街和裕园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社区。平安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建立了“三级代言人”制度,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功破获了“8·15”涉枪贩毒案,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大幅下降。认真做好人民信访工作,接待上访群众782人次,信访件办结率达到100%其他事业全面进步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进步,管理不断规范。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军政、军民团结一心,夺取了“7·14”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完成了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民主建设继续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的广泛监督,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5件、政协委员提案59件和意见建议9件。全面推进政务、厂务、校务、村()务公开,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有了新提高。依法治区进程明显加快。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确定行政执法主体25个,梳理执法依据311条,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四五”普法顺利验收,被评为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五五”普法全面启动,公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政府内部监督不断加强。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强化审计监督,完成本级预算执行审计7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95项、经济责任审计17项,核减工程预算911万元,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单位财务收支行为进一步规范。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市级文明单位6个、区级文明单位9个。大力弘扬石嘴山精神,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森林公园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回顾一年来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武警官兵、公安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大武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项目储备不足,工业缺乏大项目支撑,市场竞争力和辐射拉动作用不强;石嘴山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不甚完善,项目承载能力有待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不顺,融资困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层次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后续财源不足,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三产发展相对滞后;就业解困压力较大,社会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这些不利因素和问题,我们一定要本着改革、创新、开拓的精神,不断探索,勇于实践,认真加以解决。


2007年政府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07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五年任期目标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做大做强工业、做精做美城市、做优做特农业、做活做旺三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全力构建和谐大武口,坚定不移地创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9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455万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24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72元,同比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7‰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大办工业、大建城市、提升农村、大干绿化、突破旅游、突出招商、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实力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华源冶金年产2.4万吨镁合金、东方钽业年产20吨高比钽粉和5吨细直径钽丝、大荣公司年产10万吨正肥丹、西北骏马GPS车载卫星定位仪、海力公司年产12000平方米电极箔五大在建项目施工进度促其尽快投产达效;做好神华宁煤集团年产5万吨活性炭、深圳斯凯兰德电子工业园、大武口发电厂2×330MW机组扩建、PVC型材、钼铁合金、高档瓷砖等协议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争取早日落地开工,带动新材料、机械制造、煤基炭材、轻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力求在工业经济总量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5%的目标。

全力搭建入园平台,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完成石嘴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抓好工业用地储备,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积极争取自治区工业化专项资金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完成团结路、贺工路等主干路网建设,配套建设给排水、供电、通讯、天然气、绿化等工程,开工建设开发区服务中心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做到项目入驻与配套设施同步跟进,力求在打造科技型、环保型、生态型、效益型、和谐型五型园区上实现新突破。同时,认真研究隆湖工业小区的发展问题,发展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的接续产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开发区内企业相互利用废渣、废水、废气、余热等,不断拓展延伸产业循环链条。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积极引导污染重、能耗高的小企业进行转产或技术改造,对高污染、高消耗、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实施强制性关闭。重点抓好大荣公司1×50MW热电联产、星日电子4亿只钽电容器、东方钽业年产70吨靶材和30吨半导体靶材等循环利用和技术改造项目,争取年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增长10%

二、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突出重点,完善功能。按照“加速建设新区、改造繁荣老区”的思路,继续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拉框架、夯基础、美环境、提品位,做精做美城市。围绕“绿色新区、生态新区、人文新区、宜居新区”的建设目标,配合做好新区基础设施及行政中心建设工程,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抓好建设广场二期商贸住宅区项目,完成绿化管理中心综合楼续建工程。继续加快隆湖一站小城镇建设,使其成为辐射周边农村、联接沙湖的重要节点,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立足百姓,实施“三化”(绿化、美化、亮化)突出大绿化,重点做好世纪大道、黄河街和开发区道路绿化,完善石嘴山火车站立交桥北侧、市区街路、广场及居民绿化,增加绿量,提高园林绿化档次和水平。突出秀美,重点做好朝阳街、世纪大道等主要街路和森林公园、北武当旅游区、星海湖美化工程,试验引种彩叶植物,增加城市植物多样性,形成一街一景的城市特色,展现园林艺术,积极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突出亮化,制定城市亮化管理办法,开工建设城市路灯智能化控制一期工程,全面推进朝阳街等城市主要街路、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楼宇、游园广场和居民区亮化,春节前完成大街小巷亮化工程,让城市夜晚亮起来、美起来,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

整治市容,改善环境。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思想,切实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氛围。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和“院内达标”责任制,对集贸市场、街路广场、占道经营、广告牌匾、户外摊点、车辆停泊等进行综合整治和规范管理,广泛开展文明示范街创建活动,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收集,实现道路机械化清扫率零的突破,达到街面巷道整洁规范、广场公园温馨舒适、集贸市场井然有序的目标,为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而努力。

三、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按照“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要求,科学编制我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业、以奶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以鱼类养殖为主的水产业、以苗木花卉为主的林果业,着力抓好隆湖日光温室、十分沟奶牛养殖园区、隆湖暖棚养猪、阳光花卉公司扩建等项目,做优做特城郊型农业,努力把周边农村建成服务城市的“菜篮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技入户”工程,继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温室蔬菜种植、植物病虫害防治、保护性耕作等实用技术,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龙泉村渠道砌护、潮湖村引水渠改造、隆湖开发区8000亩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争取立项建设隆湖开发区4万亩土地整理项目,试验引进利用脱硫废渣改良盐碱地的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切实改善农村面貌。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完成2000座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抓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实施龙泉、五站等4个村的人饮工程。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民出行条件。大力推进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活动,按照一村一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村进行整治,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农村林网、主干道路和村庄绿化,鼓励绿化与产业相结合,积极发展观光农业、苗木培植、经果林等项目,为城市提供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探索新路。

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按照“村企合作,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思路,加快推进村队企业化,促进各村与对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努力创办村级经济实体,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基地,带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力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致富创业本领,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0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600万元。

四、以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突破旅游。完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挖掘贺兰山、星海湖、北武当等旅游资源,做精做美“山、水、沙、古”文章,建设古木化石展示馆,试点开发南沙海景区地热资源,积极开发水上风情等旅游精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龙泉村建设成为“农家乐”特色旅游景点。积极开发推介特色旅游线路,形成西夏王陵、西部影视城、沙湖、平罗古城、山水园林城“五点一线”旅游格局,有效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康体健九大要素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业。加大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整理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目录,采取招商引资、旅游推介和城市形象“三位一体”捆绑式宣传,积极对接全国、自治区各类旅游促销节会和网络平台,培育壮大旅游中介机构,努力扩大我区旅游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跨入区内外重点旅游地区行列。扩大流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服务业,重点抓好石嘴山市朝阳商贸城、华欣商场扩建、潮湖村综合市场等项目,不断扩大服务规模。积极推行连锁经营、仓储超市、配送服务、代理制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厂矿等偏远地区延伸。发展地产。挖掘城市房地产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房地产业,配合做好城市拆迁征地、矿区居民下迁工程,扩大内需,带动住房及其它地产需求的增长。争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开发项目,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培育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11%

五、以和谐社会建设为主线,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倾力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二是实施居民区巷道亮化改造,方便市民出行;三是完成七小置换迁建,扩大优质教育规模;四是实施城乡特困家庭就业技能援助培训,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五是完成310户新居建设和650户旧居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六是500栋节能日光温室,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七是4标准化社区阵地,提高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八是建设五保老年公寓,使孤寡老人老有所养;九是新增百名治安巡防队员,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十是实施大学生创业成才工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型企业和服务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高度关注“零就业”家庭和城乡特困家庭的就业问题。确保年内完成就业培训4000,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00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筑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优先发展教育。深入开展教育强区创建活动,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完成六站小学迁建、十五小二期及二十一小、胜利学校改扩建工程,加快企业移交学校危房改造,配合做好理工学院和光明中学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实施教育信息化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深入推进校本课程改革,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厂矿等偏远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加快发展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争取建设长胜卫生院,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乡村卫生服务站(室)管理,兑现村医补贴,严格实行药品招标、配送、价格“三统一”,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继续开展计划生育“三无”街道达标创建活动,实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争取自治区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体育活动室标准化建设项目,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为社区配备健身器材;调动驻地单位的积极性,举办体育运动会和文艺汇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加快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做好老龄和残疾人工作,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坚持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明建设为载体,以“星级社区”创建活动为主线,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永恒主题,推动卫生服务、安全服务、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服务进社区,形成街道办、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社区服务机构等多层次齐抓共管的和谐整体,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力争创建2个以上五星级社区。建立健全社区考评激励机制,设立社区奖励基金,提高村居干部生活补贴和临时工工资标准,激发社区工作积极性。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宣传氛围。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行文明单位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继续深化以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和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坚决取缔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预警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和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特大事故,控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整合充实治安联防队伍,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和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建立区长信访接待日制度,畅通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渠道和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化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突发事件等防范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认真执行民族宗教政策,全面推进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抓好人民武装工作,广泛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区”。

六、以招商引资为突破,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营造招商引资氛围。建立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制度,设立招商引资奖励基金,做到项目到位,考核到位,奖惩到位,激发全民招商引资热情,形成全社会关心招商、支持招商、服务招商、参与招商的强大合力。全面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企业)制度,积极帮助企业克服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做好亲商服务工作,做到引来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

改善招商引资环境。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实行项目全程代理制,努力为客商营造一个投资效益最好、投资成本最低、服务质量最好的投资环境,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竣工率。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瞄准外商投资的方向和热点,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招商项目,加强项目储备,充实完善项目库,确保招商引资的连续性、针对性和成功率。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将招商项目从工业拓展到城市建设、农业、旅游开发、商贸流通、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突出节会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综合运用多种招商方式,年内策划3—4次大型招商活动,力争引进上亿元项目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5亿元。

加大“双争”工作力度。准确把握国家、自治区投资重点和方向,积极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立项报批等工作,多方争取国家、区市项目和资金,力争年内“双争”资金突破4000万元。

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增强区域竞争新优势

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加快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建设,搞好税源监控,深入挖掘潜在税源。加强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的管理。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实行公用经费分类分档限额管理。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现财政收支管理的规范、透明、高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政公用设施、土地等资源优势,通过“招、拍、挂”等方式,挖掘经营权、冠名权等资源潜力,整合盘活政府所有闲置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要求,改革现有基本建设运行方式,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编制实名制管理,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准备工作。实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卫生院用人制度。推进园林、城管系统等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逐步实现政事、政企分离。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城管环卫下社区。健全城市管理网络,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相衔接,分工合理、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改革。在农户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通过租赁、承包、入股、合作等形式,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推行劳务土地合作型模式,保证农户在取得稳定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

八、以效能建设为抓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健全工作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进一步完善效能建设的各项制度、重大事项决策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建立行政问责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政府各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工作绩效考核,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强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规范政府行为和规则程序,确保政策和法律的一致性。

狠抓制度落实。完善政府内部督查督办考评体系,实施有效交办、督办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对已明确的任务、确定的事项建立过程督查制、结果追问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落实、有成效,塑造谋事、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政府形象,促进政府工作全面提速。经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监督工作,跟踪问效,督促落实。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严格实行行政过错追究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学习贯彻《监督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主动听取意见建议。

加强政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转变政风,把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巨大热情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思想,悉心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各位代表!

机遇催人奋进,使命就是责任。生逢盛世,当有所为。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区委七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为我们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百折不挠的坚强、心无旁骛的信念,励精图治,扎实工作,为建设更加美丽、富裕、和谐的大武口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标识码:6402020003      宁ICP备 2021001683号-1      主办单位: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952-5892889  宁公网安备64020202000016号